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符合我们对四季度宏观经济和政策面的展望,降息是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缓解经济失速下行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
1、此次采取非对称降息,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高于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既强化政策强宽松,促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的信号,也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的预期。年初以来,国务院分别在5月30日、7月23日(“国十条”)和11月15日召开会议探讨解决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配合各项定向宽松政策的持续推进,但在解决实体融资成本过高和减缓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收效甚微,全面降息打破了定向宽松预期,有力向市场传递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强烈信号。
2、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至1.2倍,加速利率市场化预期。目前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基本上浮1.1倍,因银行对存款需求相对刚性,存款利率的下调和区间浮动扩大,缩小商业银行存贷差,增加银行经营压力,提升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和竞争压力,促进商业银行金融转型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水平。
3、从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变迁和房地产周期调整的角度,当前经济正处于大周期的下行阶段,在经过持续的定向宽松和加快投资力度和进度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实体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货币政策转向实质性的宽松是必然的选择。
4、整体利好债市,牛市行情将持续演绎。一是从物价角度,目前市场预期明年物价在2.5%左右,通胀压力不大,进一步降息、降准的空间较大;二是从经济增长角度,明年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进一步下调概率较大,减缓资金的需求压力,资金供需角度利好债市;三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减缓地方政府资产的膨胀速度,依靠“借新还旧”是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进一步促进降低融资成本是化解债务风险的有效选择。四是从后期货币政策展望上,政策实质宽松周期已经打开,进一步降息降准可期,为债市牛市提供坚实的支撑。
表一:调整前后的基准利率对比
项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变动 |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
|
|
|
(一)活期存款 | 0.35 | 0.35 | 0 |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
|
|
|
3个月 | 2.6 | 2.35 | -25 |
6个月 | 2.8 | 2.55 | -25 |
1年 | 3 | 2.75 | -25 |
2年 | 3.75 | 3.35 | -40 |
3年 | 4.25 | 4 | -25 |
二、各项贷款 |
|
|
|
1年以内(含1年) | 6 | 5.6 | -40 |
1-3年(含3年) | 6.15 | 6 | -15 |
3-5年(含5年) | 6.4 | 6 | -40 |
5年以上 | 6.55 | 6.15 | -40 |
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
|
|
|
5年及以下(含5年) | 4 | 3.75 | -25 |
5年以上 | 4.5 | 4.25 | -25 |
资料来源:wind资讯,鑫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