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月CPI同比涨1.5%,前值涨1.5%;PPI同比涨5.5%,前值涨5.5%。
主要观点:
食品项偏弱。6月CPI同比增速1.5%,与上月持平,食品项同比增速-1.2%,非食品同比增速2.2%。食品项中猪肉价格成为拖累的最主要因素,当月同比增速仅为-16.7%,影响CPI下降约0.51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延续负增长,环保不达标的养殖户清栏,能繁母猪持续去产能以及今年上半年屠宰量增加,生猪供给短期压力较大,所以出现了存栏量和猪价同步下跌的情况;鲜菜、鲜果类价格由于水涝灾害以及夏季需求增加的影响,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5.8%(前值-6.31%)和9.90%(前值11.84%)。非食品价格中医疗类、居住类和娱乐教育价格领涨,油价的回落还是会带动水电燃料项和交通工具用燃料项回落,两者同比增速分别下降0.3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至1.60%和3.80%。上半年CPI走势符合预期,下半年由于翘尾效应逐渐减弱,预计CPI不会超过1月份的全年高点。
PPI同比增速持平。6月PPI同比涨5.5%,持平于5月份,去年6月PPI环比增速为负,低基数对今年6月PPI增速形成一定支撑。从行业看,受国际油价6月回调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增速大幅下降13.2个百分点至13.8%;上游行业中煤炭开采、黑色、石油加工同比增速有不同程度下降,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同比增速上行;下游汽车制造业延续上升的趋势。6月PMI意外反弹,需求没有出现明显回落,三季度PPI可能呈现平稳震荡的走势,由于基数效应四季度PPI大概率出现明显下滑。
债市逐渐向基本面回归。4月份银监强监管导致了债券利率脱离基本面,跟随监管节奏而变动,近期监管缓和后债市正逐渐向基本面回归,6月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全年通胀压力不大,6月PMI数据也显示经济存在一定韧性,最近一段时间债券利率走势震荡。欧洲等经济体释放偏鹰信号,欧美债券利率快速上行对我国债市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债券市场要走出行情,还需要政策的推动,密切关注本月中旬金融工作会议所定下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