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季刊--第二期最终版本
P. 27
宏观视界 25
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5%,和去 随着全球各国央行竞相宽松,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央
年的预测相比被调降了0.3%。除了 行可能会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
美国之外,所有国家和地区2015年
的增长前景都被调降。在更加悲观 日,中国央行实施非对称性降息。 压力仍然很大。在整体经济通缩的
的预期背景下,各国央行选择降 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 情况下,实际利率已经远高于名义
息,是希望借由宽松的货币政策, 百分点。算上3月1日的降息,短短 利率。基于这样的情况,央行降息
提振本国经济。 100天,央行三次出手。 也就在情理之中。降息不仅能够有
效降低实际利率,降低实体经济的
二是需求不足导致通缩预 2015年1月份经济数据,其 资金成本,也可以引导温和通胀预
期。此次降息潮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CPI同比上涨0.8%,PPI同比上 期,从多方面利于经济的恢复。
是以国际油价下跌为代表的大宗商 涨-4.3%。受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和
品价格走低,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 其他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相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本次降息
低通胀。在此情况下,央行最为头 关商品的价格持续下行,PPI环比 只是宽松进程的“中继站”,中国
痛的便是有效需求不足,并且伴随 和同比降幅都持续扩大,通缩预期 的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特别是以贷
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消费者和 使得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意愿减弱, 款利率衡量的实际利率处在数年来
投资者会逐渐形成通缩预期,进而 补库存的需求停滞,工业增加值有 的高位,基准利率下行的空间还非
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通过 进一步下行压力,而对于我国来 常大,因此在有明确信号表明经济
自我实现机制加剧通缩,并最终可 说,工业增加值和GDP有极强的相 企稳前,宽松政策或将继续以较快
能造成经济和通胀螺旋式的下降。 关性。这意味着经济下行的压力极 节奏推出,更多降息、降准可以期
大。 待,这将推动债市总体维持牛市格
这和日本在过去十多年发生 局。
的情况很是相似:通胀水平长期维 对一国经济而言,温和通胀
持在零甚至负值区间,结果造成通 是最好的状况,通缩会让政府及央 此外,中国官方在降息的同时
缩预期固化;之后传统货币政策失 行担忧加重,引导温和通胀也是各 强调,此举并不意味着其政策已背
灵,陷入“利率陷阱”(即使利 国央行的要务;参见日本央行的持 弃了此前所制定的“稳健”方针,
率已经降到了降无可降的零利率水 续量宽,其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 而投资者因此可能将中国央行降息
平,但通胀和经济毫无起色)。日 引导温和通胀。基于3月明显超预 之举解读为阻遏经济走势进一步下
本经济困境充分反映了通缩风险对 期下滑的PPI,国内通缩的压力进 滑的紧急举措,这或许会使得市场
经济的杀伤力,这也就是解释了为 一步加剧,因此,国内经济下行的 的长期信心前景仍偏向负面。
何安倍经济学中重要的一环——推
动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通胀
水平,希望通过推高通胀预期来刺
激需求,从而实现把经济增长拖出
泥潭的目的。
而欧洲央行推行的新一轮量
化宽松也是希望达到同样的目的。
我国央行降息
随着全球各国央行竞相宽
松,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可能会
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去年11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