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季刊--第二期最终版本
P. 27

宏观视界 25

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5%,和去  随着全球各国央行竞相宽松,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央
年的预测相比被调降了0.3%。除了    行可能会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
美国之外,所有国家和地区2015年
的增长前景都被调降。在更加悲观      日,中国央行实施非对称性降息。       压力仍然很大。在整体经济通缩的
的预期背景下,各国央行选择降       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     情况下,实际利率已经远高于名义
息,是希望借由宽松的货币政策,      百分点。算上3月1日的降息,短短      利率。基于这样的情况,央行降息
提振本国经济。              100天,央行三次出手。          也就在情理之中。降息不仅能够有
                                           效降低实际利率,降低实体经济的
      二是需求不足导致通缩预          2015年1月份经济数据,其  资金成本,也可以引导温和通胀预
期。此次降息潮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CPI同比上涨0.8%,PPI同比上   期,从多方面利于经济的恢复。
是以国际油价下跌为代表的大宗商      涨-4.3%。受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和
品价格走低,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      其他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相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本次降息
低通胀。在此情况下,央行最为头      关商品的价格持续下行,PPI环比      只是宽松进程的“中继站”,中国
痛的便是有效需求不足,并且伴随      和同比降幅都持续扩大,通缩预期       的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特别是以贷
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消费者和      使得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意愿减弱,       款利率衡量的实际利率处在数年来
投资者会逐渐形成通缩预期,进而      补库存的需求停滞,工业增加值有       的高位,基准利率下行的空间还非
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通过      进一步下行压力,而对于我国来        常大,因此在有明确信号表明经济
自我实现机制加剧通缩,并最终可      说,工业增加值和GDP有极强的相      企稳前,宽松政策或将继续以较快
能造成经济和通胀螺旋式的下降。      关性。这意味着经济下行的压力极       节奏推出,更多降息、降准可以期
                     大。                    待,这将推动债市总体维持牛市格
      这和日本在过去十多年发生                         局。
的情况很是相似:通胀水平长期维            对一国经济而言,温和通胀
持在零甚至负值区间,结果造成通      是最好的状况,通缩会让政府及央             此外,中国官方在降息的同时
缩预期固化;之后传统货币政策失      行担忧加重,引导温和通胀也是各       强调,此举并不意味着其政策已背
灵,陷入“利率陷阱”(即使利       国央行的要务;参见日本央行的持       弃了此前所制定的“稳健”方针,
率已经降到了降无可降的零利率水      续量宽,其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       而投资者因此可能将中国央行降息
平,但通胀和经济毫无起色)。日      引导温和通胀。基于3月明显超预       之举解读为阻遏经济走势进一步下
本经济困境充分反映了通缩风险对      期下滑的PPI,国内通缩的压力进      滑的紧急举措,这或许会使得市场
经济的杀伤力,这也就是解释了为      一步加剧,因此,国内经济下行的       的长期信心前景仍偏向负面。
何安倍经济学中重要的一环——推
动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通胀
水平,希望通过推高通胀预期来刺
激需求,从而实现把经济增长拖出
泥潭的目的。

      而欧洲央行推行的新一轮量
化宽松也是希望达到同样的目的。

我国央行降息

      随着全球各国央行竞相宽
松,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可能会
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去年11月2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